高效好品種 黑尾近紅鲌
一、2010年黑尾鲌養殖實例:三店農場養殖戶王才紹,池塘主養黑尾鲌成魚面積10畝,2009年12月19日放養規格13-15cm黑尾鲌苗種12000尾,經一年養殖起產成魚11200斤(規格為0.8-2.0斤),畝產1120斤;總投入養殖成本43600元,畝成本4360元;黑尾鲌產值96600元,畝平9660元;年獲利53000元,畝平5300元。
長青街養殖戶王營建主養黑尾鲌成魚12畝,2009年12月19日放養規格13-15cm黑尾鲌苗種10100尾,畝放養密度841尾;起產成魚110880斤,(規格為0.8-1.3斤)畝產907斤;總投入養殖成本約5萬元,畝開支4170元;總收入108000元,其中垂釣3000斤,收入4.5萬元;總獲利58000元,畝利潤4830元。
二、黑尾鲌市場行情:武漢水產科研所內武漢先鋒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年繁殖黑尾鲌能力可達5億尾,可大量滿足苗種供求需要。成魚市場由于餐飲消費需求旺盛,市價較高,一般規格1斤左右的成魚市場銷售價格在8-10元,垂釣價格15元/斤。近兩年,武漢及周邊地區從事鲌魚烘干魚、風味魚等產品的加工業悄然興起,加之鲌魚上鉤率高、極易垂釣,成為城郊休閑漁業的優良品種,市場供不應求。
三、黑尾鲌養殖六大優勢
1、養殖成本低,養殖效益高。養殖1斤魚的成本為3.5元左右;每畝可獲利潤3000-5000元。
2、生長快, 投放12公分左右的冬片魚種當年可養成商品規格。
3、對水質要求不高,成魚養殖技術難度低,會養鯉、鯽魚就能養黑尾鲌。
4、食性雜,食物來源廣。
5、耐低氧,抗病力強,極少發病,且對常規藥物無禁忌。
6、上鉤率高、極易垂釣,是城郊休閑漁業的優良新品種。
四、池塘主養技術要點
以黑尾鲌為主要養殖品種,配放適量浮游植物食性的魚類(白鰱)和少量雜食性優質魚類(如黃顙魚等)。
1、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清塘除害:放養前10-15天在池塘加注新水80-100cm后,每畝施用40-50公斤茶餅進行清塘,或用二氧化氯100-120克/畝殺菌消毒。
施足基肥:放苗前7-10天施基肥,每畝施放充分發酵的有機肥70-150kg或使用生物肥料、綠肥。
2、苗種放養
放養時間:一般在冬末春初。
放養密度:養魚種放養2-3cm的夏花1-1.5萬尾,產量可達300kg/畝左右,。成魚養殖要求放養規格不低于15公分,畝放密度1300-1500尾。
苗種消毒:苗種下池前,用3-5%的食鹽水或8ppm的碘制劑等藥物消毒。
3、飼養管理
合理投餌:魚種養殖,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5-6點按照先相對分散后集中的方法投喂粗蛋白含量40%以上開口配合料。成魚養殖每天投餌3-5次,按魚體重的2-6%投喂。
適時追肥:追施生物肥5-8斤/畝或施有機肥30-50斤/畝以均衡增加池塘餌料生物量,提高天然魚產量,降低餌料成本。
注意事項:一是高溫季節,每10-15天必須進行換水調節水質;二是切忌配養比黑尾鲌搶食能力強的草、鯉、鯽魚。
武漢先鋒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轉